通常来说,生长调节剂是小麦生长过程中必备品。生长调节剂不仅可以起到壮苗、促进有效分蘖的、提高产量的作用,还可以减弱植株生长顶端优势,防治倒伏。但是现阶段的生长调节剂种类繁多,而质量参差不齐,不仅影响到小麦的正常生长,对小麦的提质增产更是起到副作用。另外生长调节的用量和喷施时期,也是目前农户难以把控的方向。喷施量过大,抑制了作物的生长,影响作物产量;喷施量过小,效果不明显。 解决方法:生长调节剂的安全施用 在小麦生长过程中以注意不 同生长调节的作用、施用量和使用时间。
发布时间:2022-07-19
查看更多水肥是小麦生长的必备条件。在实际生产中,大水大肥的管理模式容易引起小麦徒长倒伏,影响小麦的产量和品质。 解决方法:合理水肥管理 小麦的水肥管理是建立在小麦生长需肥需水关键期上,要根据小麦的整体生长情况和苗龄综合考虑小麦的情情和苗情来确定,一般越冬水的浇灌时间通常确定在平均日气温为 7~ 8℃时,并在 3~ 5℃夜冻昼融时结束,返青水浇灌时要配合拔节肥进行施用。返青后水肥管理要做到“头水早、 二水赶、三水四水缓一缓”,以促进控苗、壮苗的效果。在控制好不同时 期的小麦浇水量的同时,合适施用拔节肥和灌浆肥。
发布时间:2022-07-19
查看更多随着现代化农机的发展,整地质量在不断提高,但是整地的深度却严重下降。目前农户普遍使用悬耕机进行翻地,这种耕作方式翻地效果远远不如深翻效果,造成土壤表层土壤养分富集,而下层土壤板结、肥力下降。使得小麦根系生长严重受到影响,根系较浅,抗旱能力减弱,容易出现倒伏现象。下层土壤板结更容易影响土壤的蓄水能力,导致小麦产量下降。 解决方法:改善土地耕作质量 小麦是深根系作物,在小麦整地时,要主要对土壤进行深翻,提高翻耕深度。提高同时注意翻耕质量,避免土地翻耕后含有大量土块,要保障翻耕后土壤细化,做到“整、平、齐、虚、墒”。以促进麦田的土壤的整地水平,便于后期水肥管理和农事操作,从而保证小麦的产量水平。
发布时间:2022-07-19
查看更多适宜的播种量是实现小麦高产的前提,但在实际生产中,农户为了保苗率,盲目的增加小麦的播种量,是小麦基本苗数过大,生长空间拥挤,个体发育较弱,群体生长质量较差,不仅容易倒伏,更易引起病虫害的发生,严重影响小麦的产量和质量。但不科学的减少播种量,则会导致小麦缺苗断垅,因群体不够而影响产量。 解决方法:确定合适播种量 小麦播种量受环境和区域影响较大,在播种过程中药综合考虑会土壤、水分、气候和品种等因素,确保播种量的适宜性。
发布时间:2022-07-19
查看更多以播种期分为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我国以冬小麦为主。 冬小麦在生长过程中抗寒的能力极强,其幼苗能够过冬,在春天来临时,幼苗分孽很快,扎蹲长大,冬小麦磨出的粉很好吃。 春小麦的抗旱能力极强,株矮穗大,生长期短,适于春天播种,但不如冬小麦粉好吃。 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冬季播种夏季收,比如我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冬小麦应是秋播春末收获的。在我国一般以长城为界,以北大体为春小麦,以南则为冬小麦。
发布时间:2022-07-19
查看更多小麦属于禾本科的小麦属,是世界上栽培早的农作物之一,经过长期的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分布广、面积大、总产高、贸易额多、营养价值高的粮食作物之一。 普通小麦,秆直立,丛生,具6-7节,高60-100厘米,径5-7毫米。叶鞘松弛包茎,下部者长于上部者短于节间;叶舌膜质,长约1毫米;叶片长披针形。穗状花序直立,长5-10厘米(芒除外),宽1-1.5厘米;小穗含3-9小花,上部者不发育;颖卵圆形,长6-8毫米,主脉于背面上部具脊,于顶端延伸为长约1毫米的齿,侧脉的背脊及顶齿均不明显;外稃长圆状披针形,长8-10毫米,顶端具芒或无芒;内稃与外稃几等长。
发布时间:2022-07-19
查看更多麦子,单子叶植物,禾本科。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按播种期分冬小麦和春小麦。 子粒主要制面粉,皮可作饲料,麦秆可用于编织等。
发布时间:2022-07-19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