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在小麦种植业中可以增加土壤肥力,提升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增加土壤酶活性。但秸秆还田为土壤带来了植株病原菌的积累,还收到机械粉碎的影响,秸秆粉碎的程度不足,影响后期播种质量。同时秸秆还田后,秸秆腐熟需要一个过程,而这个过程是秸秆与小麦争夺氮素的过程,常造成小麦田苗黄、苗弱,严重时还会导致小麦幼苗死亡。 解决方法:提高秸秆还田质量 小麦秸秆还田要想达到理想效果,不仅要选用新型农机设备,使机械粉碎较好,便于深翻掩埋,还要考虑粉碎后的秸秆的腐熟问题。适用秸秆腐熟菌和尿素是促进秸秆腐熟的有效办法。在深翻前,撒施尿素一方面可以促进秸秆的腐熟速度,另一方面可以为小麦幼苗不同必要的养分。从而实现大程度还田,有效改善土壤的土质。
发布时间:2022-07-19
查看更多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工作是为了保证小麦健康、安全生长,避免病虫害在小麦种植期间发生和蔓延,使小麦种植经济效益受到损害。对于小麦种植病虫害防治措施的应用,需要 “对症下药”,对小麦的常见病虫害种类进行明确,然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技术应用的病虫害防治效果较好,例如,利用辛硫磷乳油拌种,可防治蛴螬、金针虫; 抽穗前,是小麦锈病发病高峰期,稀释 25%三 唑酮可湿性粉剂,对麦苗进行喷洒,小麦蚜虫发生时,用水稀释 40%乐果乳油,喷洒在麦苗上。化学防治措施就是利用化学农药喷洒在小麦叶片或土壤当中,对病菌与病虫进行防控,但是化学防治措施在应用的过程中容易将农药成分留在土壤当中,会产生破坏土壤和生态环境的作用,因而在小麦病虫害防治期尽可能减少化学防治技术的应用。
发布时间:2022-07-19
查看更多小麦栽培期间,田间管理技术的应用是核心环节。小麦出苗之后,要对出苗情况进行检查,若是有没有出苗的情况要及时的补苗,保证出苗整齐性; 在幼苗生长期间需要对幼苗的生长情况进行检查,根据土壤的情况进行适时锄地,避免土壤出现板结情况。幼苗生长期间对营养的需求量较高,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追肥处理; 在小麦生长至返青阶段,要补充土壤水分并施加适量尿素促进幼苗更快更好的发育。 肥水的管理工作是保证小麦健康茁长生长的重要环节。在小麦生长期间要根据生长时期对营养需求的变化进行适时追肥处理,尿素和有机肥料是常用的追肥肥料,要合理控制肥料施用量。在小麦生长期间要随时了解土壤水分含量,进行及时的补水和排水处理,小麦生长对水分需求量较高,土壤水分含量至少要在 65%以上,才能满足小麦生长需求,在气温较高、雨水较少的时节要增加灌溉量和次数,在降雨量多时需根据情况进行排水,若是遇到强降雨要做好防护和排水处理。
发布时间:2022-07-19
查看更多小麦播种的时间点控制是关键,小麦播种后的发芽、生长都有固定的时期,要保证小麦生长至各个不同阶段时期时,能够对应在适宜的气候环境中生长。播种的时间过早会导致苗种发育过旺,营养吸收过多,易使病虫害多发;播种时间偏晚,则会导致幼苗生长的速率降低。小麦种植的时间需要根据地区的气候季节特点来确定,在山东地区一般小麦种植都是在10月份进行。小麦播种技术还包括播种方式的掌控,如今山东地区小麦种植已经进入机械化模式,种植期间对行距、深度、密度都能进行合理调控。
发布时间:2022-07-19
查看更多1、小麦种植品种的优选:要根据小麦种植地区的土壤条件、种植环境、气候特征来对应选择能够适应种植环境条件的小麦品种。 2、小麦种子处理技术:|小麦种植在播种之前要进行相应处理,将病菌清除,促进种子性能优化提升,进而实现提高发芽率的目的。 3、种植土壤的优选:种植土壤条件也是小麦生长质量与产量的主要影响因素。小麦种植土壤条件需要满足以下几点:土地平整、土层深厚; 土壤营养环境条件优良,有机营养成分要充足;土壤保温、保湿能力要强;种植土壤水利条件要便利。 4、整地及基肥处理:在种子、土壤方面准备妥当后,要进行播种前的一项工作,整地及基肥处理。整地技术主要是进行深耕、翻地,优化土壤条件,在整地的过程中将基肥施用到土壤当中,并搅拌均匀,不要使肥料聚集。基肥施用的种类主要以有机肥料为主,然后在施加适量的化肥。根据土壤本身的营养情况以及种植土壤面积来合理的控制基肥肥料施用量。
发布时间:2022-07-19
查看更多1.北方冬小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这里冬小麦产量约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56%左右。其中主要分布于河南、河北、山东、陕西、山西诸省区; 2.南方冬麦区,主要分布在秦岭淮河以南。这里是我国水稻主产区,种植冬小麦有利提高复种指数,增加粮食产量。其特点是商品率高。主产区集中在江苏、四川、安徽、湖北各省。 3.春小麦区,主要分布在长城以北。该区气温普遍较低,生产季节短,故以一年一熟为主,主产省区有黑龙江、新疆、甘肃和内蒙古。
发布时间:2022-07-19
查看更多